儿童中出现的等级是天然的吗?

hiheng 发布

2015-12-21 13:46

栏目:心理大脑

年龄:

1、刚刚上小学的孩子们对于谁是权威,应该听谁的这件事似乎特别敏感,这是天性使然吗?

答:

儿童对于权威的服从涉及到儿童的道德发展,既然是发展的,就不是天生就具备的,而是随年龄的增长而慢慢发展的。

比较有名的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刚上小学的儿童一般处于前习俗水平,其对权威的服从主要是由于害怕惩罚。例如,一个孩子他打了别的孩子,他的父母教育了他以后,他下次没有表现出攻击别的孩子的行为。这并不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打人的行为会对别的小朋友造成伤害,而是因为他害怕再次攻击后会受到惩罚。

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会逐渐发展,最终达到成人的水平。  

2、在儿童中出现的等级是天然的吗?如何解释在儿童中出现的潜在的等级感?

答:

首先强调一下等级和权威是不同的。一个等级结构中,上级对下级可能意味着权威(父母对儿童、老师对学生),也可能并不存在权威(班长对普通同学),一般来说,级别间差距越大,越可能存在权威与服从关系。

你谈到的儿童中出现的等级一般不会产生权威与服从,可能用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这一学术概念来解释比较恰当。同伴关系包含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两个方面,一般来说,被同伴接纳的儿童在同伴中的“等级”(受欢迎程度)比较高,而被同伴拒绝的儿童“等级”一般比较低。

你提到的“儿童的等级是天然的吗?”,我理解为“儿童的等级是固定的吗?”。对于这一问题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例如,一群互不相识的孩子因为一次夏令营聚在一起,在接触的头几天并不会形成稳定的同伴“等级”,但是随着接触的增多,你会发现某几个儿童成为了小领导,而某几个儿童成为了大家排斥的对象。因此同伴关系不是既定的、固定的,而是通过儿童之间的互动逐渐形成的。

那么,儿童的“等级感”如何解释?或者受什么因素影响呢?现有的研究发现,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同伴、以及个体特征等多个方面。

举几个例子,一般来说,家庭教育比较好(采用权威型而非专制型教养,通俗讲就是家教好)、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比较好(父母受教育水平及家庭收入较高,通俗讲就是家里条件好)的儿童更易受同伴接纳,更少受同伴拒绝;所接触的同伴中亲社会水平较高而攻击水平较低的儿童更易受同伴接纳,同伴的攻击行为比较多的儿童更受同伴拒绝(通俗讲就是和好孩子做朋友比较受待见,和坏孩子做朋友会被排斥);身体外貌较好、运动能力较强、外向型气质的孩子更受接纳(通俗讲就是长得好看、能唱会跳、性格好的孩子更受欢迎)。

3、欺凌处于弱势的的孩子,对欺凌者而言有什么价值?

答:

儿童对另一个儿童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种,总的来讲,根据攻击行为的目的性可以将攻击行为区分为工具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

工具性攻击是带有明确目的的主动攻击,例如为了抢别人的玩具而打别的小朋友,而反应性攻击是对他人攻击行为的反抗,例如别人抢我玩具打我我打回去抢回来。

在欺负 - 受欺负的关系结构中,欺负者在一开始一般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些目的而对受欺负者进行攻击的,儿童期常见的就是抢玩具、抢食物、抢老师的关注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欺负者与受欺负者持续多次扮演各自的角色后,往往会形成稳定的欺负 - 受欺负关系,类似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时,欺负者可能会不具任何目的的对受欺负者实施侵害。


(原文:魏斯达,发展心理学博士)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