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那些我们深恶痛绝的瑕疵,很可能是与众不同的优势

彭琳 原创

2017-11-10 11:09

栏目:心理大脑

年龄: 3-6岁6-12岁

一直以来,父母教育孩子的观念深入人心,我并不否认这种观念,只是有着自己的一些看法。随着对教育、孩子、亲子关系学习和了解的越多,我认为父母教育孩子只是一个非常狭义的概念,更确切的讲这种互动应该是双方共同成长的过程:父母在学着怎样做不差的父母,孩子在学着怎样面对这个世界,只是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所担负的责任相异,仅此而已。

说到这种关系,就不得不说说身为父母的我们都会面对的问题:如何改掉孩子身上的坏毛病,其实还可以换一种说法“如何修补孩子身上的瑕疵”。曾几何时,我也在为这种事情头疼不已,即使我多么的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孩子身上总会有一些我认为不合时宜的东西,于是很多时候就像是雕刻一件艺术品一样,总禁不住去把上面的瑕疵抠掉、亦或是想办法打磨掉。一些情况下我成功了,更多的情况是我在斗争中根本无法占据上风,孩子的行为也没有很大改观,也就是大家说的我失败了。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我发现,原来那些我认为的坏毛病、那些瑕疵,在孩子自己的选择成长中逐渐消失了,甚至有些还变成了让我引以为傲的优势,原来一切都是我自以为是的大惊小怪。随之我也总结出来一些原则:3岁以前教做事,6岁以前教原则,之后最重要的是教做人,一切问题都应该会迎刃而解。

前段时间接触到雕刻,对此有了更深的体验。雕刻中的学问真是很深,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每一位学生学习雕刻的第一件事并不是苦练技巧,而是学会观察、识别玉石、木材等的材料、特性及其各有的“脾气性格”。老师告诉我们一位有名的雕刻大师就说过,技艺是通过日复一日的练习可以精进的,但如果没有最初的琢磨一切都会失了神。想想那些惊世之作十有八九不是全因雕工精湛,更重要的是大师们发现了这些材料的特性,将那些世人认为的瑕疵变成了与众不同,将其赋予生命。

很多时候我也在想,面对孩子,其实我们就好像雕刻大师,孩子就是有了生命的材料,虽说玉不琢不成器,但即使我们努力的琢也不一定会成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真正去观察、发现孩子特质,好好了解那些我们认为的缺点,想想是不是只是我们偏见,也许这些瑕疵就是我们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之处,我们只需要利用好,将其转化为他们的优势,无需像以前那样通过一次次攻城略地让孩子屈服于流水线生产的标准。说真的,做一个雕刻大师不容易,但也不要成为那个流水线雕刻摆件的工人,我们可以励志做一个不错的雕刻师傅,你们说可好?

声明:本文由U12家庭教育网签约作者彭琳撰写,仅代表其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