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居直的5个观点,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U12儿童阅读 发布

2016-11-10 09:33

栏目:听和读

年龄: 3-6岁6-12岁

U12阅读提示:本文适合所有的家长阅读,全文1493字,需要花费您约4分钟的时间

亲子阅读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很多家长在跟孩子一起亲子阅读的时候不注意一些问题,导致出现很多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看日本著名的绘本理论大师松居直在绘本图画阅读方面的重要观点。

一、重视孩子对图画书的快乐感受。

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图画书不是教科书,更不是问题大全,它应该是孩子的快乐泉源。

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大人要多花心思,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读书。

二、图画书是大人念给孩子听的书。

图画书的内容可以不断激发对话。念图画书给孩子听,正是亲子之间最好的交流方式,也是父母和孩子说话的最佳方式之一。

即使孩子已经会自己阅读,大人仍然要不断读给他听,这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父母每天抽出10到15分钟,选择生动有趣的图画书念给孩子听,孩子一定会又高兴又满足。

三、阅读中的发问不是为了“测试”。

图画书读就是了。但很多家长觉得不对孩子进行一点提问,会担心阅读的效果。

其实,结合孩子的对疑问词的阶段性掌握程度,也可以给家长提一些小小的建议:

3岁的孩子基本能够回答“谁、什么、什么地方”等问题。所以,我们在提问的时候,可以从故事的要素上设问,比如读完《粉色小怪兽》,可以问问孩子“这本书讲了谁的故事?小怪兽做了什么事情?他最后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而对里面的一些细节性的东西,比如孩子先后变成了什么,不用要求他非得按照顺序回忆出来。

4岁孩子基本上能理解“什么时候,怎样”等表明时间和事物状态方式的概念,提问时也可以加入一些这样的问题。比如读《蟋蟀和小蚂蚁》的时候,问一问孩子:“蟋蟀在什么时候一直拉小提琴的?大蚂蚁和小蚂蚁都是怎么回答蟋蟀的?”

到了5岁,大部分孩子都能够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了。妈妈为什么总说“大卫,不可以”;鼠小弟一开始为什么不愿意其他小动物穿的小背心;爷爷变成了幽灵之后,为什么还要回到小艾斯本的家里。在家长恰当合适的引导下,孩子可能会有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回答。

但记住,发问是为了深入享受故事,而不是为了难倒孩子。

四、阅读时语言、肢体和情感在联结。

交流可以是语言上的,可以是情感上的,或者只是肢体动作上的。

语言上的交流,即使没有过多的对话,当父亲(母亲)或深沉或温柔的声音,载着文字符号所传达的美妙的意思,进入孩子的耳朵、大脑时,让孩子收获的,除了对内容的理解,还有亲子间的感情。

肢体动作上的交流也很必要。如:孩子倚在母亲的肩头;像小袋鼠一样坐在母亲的怀里;并排靠在床头,头聚在一起,共同欣赏一幅幅画面、一段段文字。稍稍遗憾的是,这样的情景,更多地发生在母子之间。

有位父亲说,只要时间允许,他每晚都在睡觉前给自己上幼儿园的儿子念书,而且念书的时候要握着孩子的手。我听了这话,推量那男孩子的心情,我想那孩子会非常非常高兴,恐怕一生都不会忘记父亲读给他听的图画书,不会忘记每晚握着他的手给他读书的父亲和那大手的温暖。

图画书在这样的人与人的关系中才更加富有生命。图画书作为连结人与人的纽带才更有存在的价值。 

五、孩子长大后,会收获阅读的重大意义。

图画书的文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整理,字字饱含艺术家们、作家们的情感与理性认识。

父母亲用自己的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

真正让父母与子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薄或出生证明书,而是温柔的、人性化的言语。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

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

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来源:网络综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