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对孩子说“小心点”,你就不能夸他吗?

U12儿童阅读 发布

2016-11-02 10:48

栏目:听和读

年龄: 6-12岁

U12阅读提示:本文适合0-12岁孩子的父母阅读,全文约2537字,需要花费您约6分钟左右的时间。

刚收拾好的书桌,瞬间乱了,刚整理好的卧室,瞬间成了猪窝,正要给孩子提醒注意端碗的手,碗已经在地上碎了,总是在不经意间,我们会觉得孩子做错事真的让人很烦,到底该怎么调整我们的心态?

周末,我窝在沙发上翻看手机,孩子则在旁边拨弄她的玩具,偷眼看,她正在打算将一堆方块积木搬到书桌上去,当捧了一捧积木转身的时候,刚好撞到旁边的一个小餐盒玩具上,啪,小餐盒玩具掉在地上。

孩子有点担心,看我,我本来想说:“小心点。”想起一本书《凯,能行!》,想要不试试另外的说法,就假装生气地说:“喂,小餐盒,我们正在搬积木,请你不要突然伸出手来拉我们呀。”孩子一听,马上捡起小餐盒,放好,说:“小餐盒,请你不要突然伸手拉我,我正在搬积木呢,等一会儿跟你玩。”

之后,她搬积木的时候,就很小心地躲开小餐盒,回程的时候,还会轻轻拍一下小餐盒,似乎在安慰很着急的小餐盒一样。

不说“小心点”与说一句“小心点”,有什么区别呢?对于孩子的行为,我们该怎么认知呢,孩子到底知道不知道应该小心这回事,来一起看看这本书,《凯,能行!》。

[德]埃蒂特·施莱本·维克/文  [德]卡罗拉·霍兰德/图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7年4月版

有一个男孩叫凯,他与其他小朋友一样,错误缠身。快步跑的时候,会被一个小石头绊倒;吃早餐的时候洒一地;穿衣服的时候穿不上;看书的时候会不小心撕破书页。妈妈总说:“你就不能小心一点吗,我们的孩子怎么这么笨啊?”凯也觉得自己“太笨了”,老是做错事,让妈妈觉得很“烦”。这时,来了一只猫,在凯跟同学吵架的时候、在救毛毛虫的时候、在照顾小猫的时候,都夸他很聪明,而且说:“你是你,你要相信,凯能行!”凯觉得自己真的可以了,在夜晚,他的东西都在自己的位置上。

这本书的结构挺有趣,妈妈对凯耐心的丧失,大灰猫对凯的不断鼓励,对比式的故事情节,很简洁地将一个孩子成长的状态呈现出来,不过,故事归故事,一些细节却值得我们留意。

关于摔倒

凯的解释是,平坦的马路上,会突然长出一块幸灾乐祸的小石头。凯就摔倒了。

关于吃早餐

凯的解释是,凯伸手去拿果酱。突然,杯子和小熊卡考会闪电般地跳起来,于是撒了。

关于穿衣服

凯的解释是,纽扣会突然变得好大好大,纽扣眼装不下它们,并且它们还总爱钻进错误的位置。

关于看书

凯的解释是,读到故事中间的时候,书好像突然要跑掉,凯当然要去抓它啦。结果呢?又有一页书被撕破了。

对于每天忙碌于工作又崩溃于收拾家务的父母来说,这纯粹是借口!

但,对于孩子,在我尝试将孩子的不小心解释为“请你不要突然伸手拉我”,在她马上能明白这个过程中有其他的事物存在,我却感觉了一种沟通的魔力,那就是,如果我们主动相信在她的世界里,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在发生,万物都是活动的,会发生很多我们都意想不到的事情,那么这个状态不同了,对于他的一切所谓的错误,需要我们去注意,而不是“小心”。当然,如果非要用关于孩子成长的理论来解释这件事,不妨说,孩子还在适应自己的身体与环境的变化。

对的,孩子还在成长中。

小石头、杯子、纽扣、书页,怎么可能那么听话地任孩子摆布,而这些小小的事物,在我们以炉火纯青的手脚并用中,却是螳臂当车,不堪一击。不过,我们与孩子有明显的不同,他的炉火纯青还为时尚早。

或许聪明的父母会说,“那他得明白做事需要小心,要学会处处注意。”不然,将来他会吃亏的,或者就如一些文章中所说,会有别人狠狠地“教训”他。这个想法没错,不过,就按照孩子现在的智商,就算不说“要小心,要留意,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不让人照顾”,他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他不怕摔倒吗?

答案显而易见,不过我们总觉得孩子是故意的。是故意的吗?

凯还在摸索自己身体与环境的关联中,就已经明白了一件事,“我太笨了,我老是做错事,妈妈说我很烦人……”

将心比心,我们是否同意孩子太笨呢,是否同意凯的烦人?而凯明白自己的行为令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有一种定义,笨与烦,他知道是不好的表现,他也在渴望自己的成长,但父母表达出来的期待,却是爱与呵护的反面——蠢笨和厌烦。

这真是一种令人叹息的状态和家庭关系。

当孩子努力成长,而还做不到我们想要的那么完美,我们会给予耐心与爱护,而当我们也很烦的时候,我们也会给予一种否定的态度,而不是耐心的鼓励与调侃式的开脱?或许还会发现,我们更习惯后者,对于耐心的呵护,往往变成岁月的回忆。就如很多父母所说:小的时候还挺好玩的,长大了就开始烦人了。

回忆我们曾经的童年,谁没闯过祸,打翻碗筷,撕破书页,在自己乱七八糟的房间里摸爬滚打,甚至工作了,也对杂乱的客厅懒得等到朋友来访才迅速收拾一下,偶尔还会忘记拉上裤子拉链就参加某个重要的会议,在准备好所有东西出差的途中,突然想起忘记带上重要证件……

有了这些经历,我们怎么可能理直气壮地责怪或者定义自己——很笨、很懒、老是做错事、别人绝对不会这样?对于孩子,我们是不是在将自己化妆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在他的内心中,因为你的完美,他却变成了高大的对立面,那个瘦小的、不懂事的、傻笨的存在?

或许,现在开始,我们就需要放下作为成人的优势与沾沾自喜,警惕一下自己的言行,不要去完美地表达,而是想办法能成为孩子的贴心伙伴。

《凯,能行!》里有一只鼓励凯的大灰猫,就算是凯帮助同学吵架,也夸赞他吵架的时候很聪明。

我们当然不用那样泛滥的爱与关注,但是稍微调整一下思路,我们可以用一种开心而轻松的方式,去善意地提醒,就站在孩子的世界里,让自己的触觉变得像孩子那样,在学习着与这个世界沟通,与孩子的内心沟通,那么一切就变得非常神奇。

评价孩子聪明与否,是现代父母不愿意做的事情,本来这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就像如今迅猛发展的经济社会,谁会知道几年后我们会有怎样的生活状态。

敢不敢去想象有一天,当孩子长大,变得像你这样强壮而有自控能力,他会不会也要求那个已经垂垂暮年的我们:喝水别洒,走路别绊倒,吃饭别掉地上,穿衣服要准确无误……

这似乎都是在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传递,而这一切,当我们像天空中的白云一样,站高一点去看待的时候,我们应该耐心一点,接受生活的赐予,对孩子的逐渐完美和日新月异的成长心存感激,对于生命的内在动力应该充满敬畏。

与孩子一起成长,适时智慧的鼓励,恰当耐心的期待,是真正的父母之爱。

来源:喷火龙的神秘阁楼

图片:《凯,能行!》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